引狼入室,日本要当这门童
投资近140亿,阜阳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吸引近60家竞标方说到黑臭水体项目,不得不说一说前段时间火遍大江南北的阜阳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(含黑臭水体治理)PPP项目。
养殖场地处山上,甚至车子都开不上去。除了外源性影响外,浙江海洋污染自身成因复杂。
根据杭州湾及舟山渔场近岸海域的污染负荷现状评估结果,进入该研究区域的无机氮约90%来自长江。但点滴之间,平静的海面下正积起改变的力量。好在浙江已经出台《关于在全省沿海实施滩长制的若干意见》,到今年底,浙江所有市、县、乡(镇)沿海的海滩都将设有滩长。其中,已经被认定为非法设置的排污口87个,被认定为设置不合理的27个。根源斩污海陆联动问题在水里,根子在岸上,这一浙江治水的名言依旧适用于海洋。
天罗地网的环保压力成了海洋修复的动力。来自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公开消息称,情况并不尽然:2016年,浙江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有所好转,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2015年上升13.9个百分点。PM10浓度为78微克/立方米,同比持平。
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1-7月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.3%,同比下降5.0个百分点。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,1-7月,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.6%,同比下降3.2个百分点。环境保护部16日公布了2017年1-7全国和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。北京市1-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3.3%,同比下降4.0个百分点。
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1-7月,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.3%,同比下降2.8个百分点。PM2.5浓度为4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0.0%。
PM10浓度为7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9.9%。三大重点区域中,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-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0.6%,同比下降6.8个百分点。PM2.5、PM10浓度分别为33微克/立方米、51微克/立方米,均达到国家二级年均浓度标准。PM2.5浓度为45微克/立方米,同比持平。
PM2.5浓度为64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.5%。1-7月,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:海口、拉萨、珠海、惠州、舟山、深圳、丽水、厦门、福州和贵阳市。PM2.5浓度为6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1.3%。PM10浓度为121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0.0%。
PM10浓度为92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上升13.6%。1-7月,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依次是:邯郸、石家庄、邢台、保定、唐山、太原、郑州、衡水、西安和济南市
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,汞(水银)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、仪器仪表、电池、照明、医疗器械等领域。环保部将继续协同各相关部委,积极推动无汞低汞技术的应用和推广,实现汞污染减排及用汞产品替代。
2017年8月16日,公约在中国等缔约方正式生效。自2026年1月1日起,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。禁止新建的甲醇钠、甲醇钾、乙醇钠、乙醇钾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或汞化合物。禁止生产汞制剂(高毒农药产品),含汞电池等。继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,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、使用进行严格限制,并逐步淘汰替代。禁止生产含汞开关和继电器。
赵英民表示,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是汞生产、使用大国,履约任务艰巨。一系列致力于减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将同步实施,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,禁止新建的乙醛、氯乙烯单体、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、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。
为有效应对和妥善解决全球汞污染问题,2013年10月,国际社会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《汞公约》达成一致,中国成为首批签约国。根据环保部、外交部、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,自2017年8月16日起,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,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。
2032年8月16日起,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。2016年4月,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《汞公约》。
8月16日,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》对我国正式生效。但汞释放到环境后将长期存在,能够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,经生物累积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。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,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。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氯碱(特指烧碱)
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,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。自2026年1月1日起,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。
禁止生产汞制剂(高毒农药产品),含汞电池等。禁止生产含汞开关和继电器。
2017年8月16日,公约在中国等缔约方正式生效。根据环保部、外交部、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,自2017年8月16日起,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,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。
环保部将继续协同各相关部委,积极推动无汞低汞技术的应用和推广,实现汞污染减排及用汞产品替代。继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,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、使用进行严格限制,并逐步淘汰替代。8月16日,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》对我国正式生效。赵英民表示,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是汞生产、使用大国,履约任务艰巨。
2016年4月,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《汞公约》。禁止新建的甲醇钠、甲醇钾、乙醇钠、乙醇钾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或汞化合物。
但汞释放到环境后将长期存在,能够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,经生物累积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。一系列致力于减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将同步实施,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,禁止新建的乙醛、氯乙烯单体、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、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。
2032年8月16日起,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。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氯碱(特指烧碱)。